找到相关内容154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憨山大师《庄子内篇注》之生死观研究

    ,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。  10、顾炎武《日知录》,长沙,岳麓书社出版发行,1996﹒2。  11、锺惺《隐秀轩集》,《明人文集丛刊》,台湾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6﹒9。  12、李贽《藏书》,台北,台湾学生书局,1974﹒8。  13、李贽《焚书》,台北,河洛图书出版社,1974﹒5。  14、陶望龄《歇庵集》,《明人文集丛刊》,台湾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6﹒9。  15、周汝登《东越证学...

    王玲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2270614.html
  • 试论禅宗在明清时的变异

    佛学的研究分不开的。  在明代,宋濂、李贽、袁宏道、矍汝稷、王宇泰、焦竑、屠隆等,对于佛学都有相当理解,遗有许多有关佛学的著作。  清代,著名的居士宋文森、毕奇、周梦颜、彭绍升、杨文会、沈善登,以及罗有高、汪缙、钱伊庵、江玩、裕恩、张师诚等,也都是热心研究佛教的学者。  其中如李贽出入儒释之间,尤好禅宗,著有《文字禅》、《净土诀》、《华严合论简要》等书;矍汝稷博览内典,汇集禅门宗师语要,撰《指月录...

    唐大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75770688.html
  • 道路遇人半是僧——试谈佛教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影响

    华严宗和禅宗。明代徐、曹学佺、李贽等,都与佛学关系密切。李贽曾潜心佛学,著有《华严合论简要》四卷、一代伟人林则徐也深受佛教影响,正如中国佛教协会所介绍,林则徐“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,在日理万机和戎马倥?中,...

    何绵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40183450.html
  • 宋明之际的理学与美学

    宋明理学表露出由伦理导向心理,由理性导向感性的趋势,从而背叛和瓦解了理学。所以,王阳明的心学成为李贽“童心”说及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思潮的先声并非偶然。美学上也如此。自中唐以后,中国古代后期美学进入以表情...才情”和“逸乐乐之味”说,王守仁的“乐是心之本体”说等等,都可见出审美意识向个体感性的内在世界开掘的明显指向。这一指向与李贽的“童心”说、汤显祖的主“隋”说、公安三袁的“独抒性灵”说等等所表现出的近代...

    仪平策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691565.html
  •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(1)

    别传”(载《进步杂志》,民国五年,九卷三期),叶国庆撰 “李贽先世考》”(载《历史研究》,民国四十七年 ,二期),日人铃木虎雄撰《李卓吾年谱》上下(载《支那学》,第七卷二号、三号,昭和九年;后由朱谦之...李卓吾的研究,一直未对此深入分析,所以本文试图加以解决。《明儒学案》卷十四,曾提到他和徐用检交往的经过,但更具体、更传神----  272页  (徐鲁源)在都门(按指北京)从赵大洲讲学,礼部司务李贽不肯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0846098.html
  • 明代藕益智旭的儒释圆通思想

    然后设教修除恶修善之道,则可以位天地育万物自成成物。  再次解《论语》。[20]藕益解《论语》章句,多认取阳明、李贽的说法,秉孔子道贯精神,藉台宗性修妙旨,大开圆解。他释《学而》第一章,以“觉”诠学,“...的品格尚存于一些出俗的佛教徒身上,遂决意出家“于僧于作真儒”,以出世丈夫,担当承续道脉的文化使命。  第五,永明、紫柏、阳明、李贽等先贤人格精神和学问旨趣的影响  上述四人中,永明、紫柏是宋明两代名僧...

    大 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4960576.html
  • 欲开天眼觑红尘 “大相国寺在此岸”

    姓王名维字摩诘,连起来就是“维摩诘”;宋代的大书法家黄庭坚,自己做诗形容自己是“菩提坊里病维摩”;还有晚明的大思想家李贽,他把自己住的地方命名为“维摩庵”。他们都在相互矛盾的问题中找到了一个接合点,在...花和尚鲁智深,一生在红尘里喝酒吃肉,并没有企盼成佛,反倒被晚明大思想家李贽称为“真佛”了。  如果率性而为是佛的真谛的话,鲁智深是佛,大相国寺则是红尘中的一方净土。没有大相国寺,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会失却...

    于茂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5265827.html
  • 佛教美学:在反美学中建构美学

    话分三个层次。第一层,当初参禅,俗见未破时,“执色者泥色”(注:李贽:《心经提纲》,《焚书》卷三。),所以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”,看不到“山水”的真空本性。第二层,及至参禅有日,俗见已除,悟出诸法皆空的真谛,则“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”,然而这时又落入“说空者滞空”(注:李贽:《心经提纲》,《焚书》卷三。)的偏执,而“滞空”也是一种有,还不是“毕竟空”。第三层,经过不断否定,达到了“毕竟空”的真知...

    美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5640704.html
  • 禅宗“顿悟”说与中国古代美学嬗变

    像四时,周还像风雨。”音乐作品如《高山流水》、《十面埋伏》、《广陵散》等,也都特别注重对客观物象的摹仿与再现;后期则逐渐偏重抒情与写意,无论是李贽的“琴者……所以吟其心”,袁宏道的“任性而发”,还是...

    杜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3848856.html
  • 论宋代以降的佛教孝亲观及其特征

    )明末孝顺念佛的主张也得到佛门居士们的鼓吹,李贽(1527—1602)在其《焚书》中言:“念佛者,必修行,孝则百行之先,若念佛名,而孝行先缺,岂阿弥陀亦少孝行之佛乎?”(注:见李贽《焚书》卷四,《读若无寄母书》。)在李贽看来,孝行是念佛成佛的必要条件,如果缺少孝行,则无佛可成。 近代佛教史中,印光大师(1861—1940)是孝顺与念佛统一的积极倡导者。印光大承净土遗风,专事念佛,又视佛教以孝...

    王月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4451842.html